欢迎光临来到来看看! [加入收藏] [设为首页]

为什么聊天止于“呵呵”?

2014-09-05 22:35 点击:

对于陌生人而言,我是个气质偏冷的人。只有和熟人及有着共同话题的初识者才算是个健谈者。在网上聊天,在我的对话框里时时可见“恩、哦哦、呵呵……”这样的表达,直到网络上出现“聊天止于呵呵”这样的论调,我才意识到我曾经用这种语言冷暴力伤害过这个世界。

 

为什么聊天止于“呵呵”?

 

“呵呵”的伤害性有多大呢?被说呵呵的人,究竟感知到的是什么?我想从粗浅里看就和我在微博里发几条状态,期待一点回应的时候,两三天过去了,评论栏里一片空白,那种尴尬且复杂的心情是一样的吧。

哲学家贝克莱(Berkeley)有一句概括性的话语:存在即被感知(To be is to be perceived)。贝克莱是想说,被另外一个心灵所看见才能证明某事存在。在客体心理学中,社会化的人在进行交往过程中,他人对我们行为的回应才证明了我们所发出的信号是存在的,信号存在,所以我们也存在。

当我们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状态的时候,其实并不是发布信号这个动作有存在感,而是别人积极的回应,热烈的评论使得我们体验到自己的信号是真实的,我们才会获得存在感。我们的感受,以及有关于我们的一切才获得被确认的意义。

所以,存在感并不是自己的动作,言语的发出,而是外界的有效回应。外界的作用只是提供给我们回应,一条狗,一台机器,一片雪地就已足够,并不一定必须是人。回应的质量有高有低,高质量的回应一般都是尊重、认同对方,低质量的回应一般会削弱对方的价值感。

从这个意义上说,没有互动的关系,必有一方是缺乏存在感的。在聊天时,“呵呵”的潜台词就是“没什么可聊的,你说的话题我一点都不感兴趣,你能安静会儿吗?”或者仅仅是“我不知道怎么回应你……”无论是哪种情况,对于被说“呵呵”的人来说,都意味着对其“存在感获得意愿”的挫伤。在这样的互动关系里, “我”是不被看见的。

对于婴儿来说,获得存在感的最直接的表达就是:大声的哭。 饿了可以哭,渴了可以哭,痛了可以哭,任何需求不被满足都可以哭。当婴儿哭泣时,若是父母不能及时回应,就是对弱小生命个体存在的抹杀。这样的小孩始终感知到自己无法被看见,同样,他们也通常无法看见别人。成人之后,发展关系自然会遇到种种困难。

我小时候是个爱哭的人,每天早日醒来都要正常的哭上十分钟,家人也多是习以为常,不予理会。现在看来,那个时候的自己也多半也是不被看见的。

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(Rollo May)认为,存在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,存在感的缺失会导致无意义感,也会带来价值感的缺失。就好像一块独立出来的拼图,存在感的缺失会无法使我们建立起外界的联系,独立出来的拼图也无法知晓自己的价值是什么。而在罗洛梅的存在心理疗法中,就是要帮患者找到自己的存在感。

存在感是我们生存的基本需求,我们的活着需要外界的回应,当然,这只是将“我”与世界分离开来时的结论,对于修行到了“无我”之境的人而言,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存在,大概已无需任何回应和证明了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