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在嫌弃你的秋裤吗?
飒爽秋风又起,不知各位穿上秋裤没有。
一、秋裤在1953
“中国人民已经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穿了58年秋裤。假如一个国家穿了60年秋裤,就再也没可能脱下它了。”
这个故事自从大前年开始就从网络上出现了,那时候朋友圈还是液体呢。它宣称秋裤乃是苏联遗传学家李森科在1953年开始着手实施的巨大阴谋,让中国人穿上秋裤可以使他们的“抗寒基因”退化,不能再往寒冷的北方扩张,从而巩固苏联的领土。
这则编得不错的网文,其实是一位网友对“外国人穿不穿秋裤”这一热门话题的恶搞段子。笔者必须指出其中的关窍——加强保暖没法让跟抗寒有关的基因退化,反过来说,天天往雪堆里跑也不能把基因锻炼得更强。简而言之就是后天获得的性状无法按照常规的遗传规律传给下一代。
事实上,文中提到的这位苏联狗头军师李森科,就是“用进废退论”的支持者,并把正统遗传学者统统打成反动阶级,清洗了一大批有异见的科学家。另外,在真实的历史上,1953年斯大林刚刚逝世,反抗李森科的势力已经开始冒头了。
因此,秋裤起源于苏联的传闻是假的,至少是一篇“钓鱼文”。
退一万步说,就算让一个种族往高纬度迁徙,那么适应寒冷环境也并非什么难事,我们哺乳动物没那么脆弱——山东人当年也去闯关东了呢。
还有另一个问题没有回答:外国到底有没有秋裤?
二、穿秋裤的美国总统
答案是:有,而且秋裤就是起源于欧美的。
在这里先定义一下秋裤。如果说秋裤是“一种含棉的薄打底裤”,那么它在百余年前就出现了,只不过当时的样子很滑稽,上下身是连体的,叫做连衫裤(Union suit)。
分上下身的套装定型于1905年的加拿大,当然老外不叫它秋裤,而是“长底裤”(long underpants)或者“长内衣裤”(long underwear)。在尼尔·盖曼的公路小说《美国众神》(American Gods)中,主人公“影子”来到湖畔镇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了十套long underwear,以抵御零下30度的酷寒。面对收银员时他很是羞涩。
这种“外国秋裤”似乎和我国传统秋裤形制不同,我们常见的秋裤是较为蓬松而有束口的。那么这种束口秋裤外国有没有呢?也有,就是刚才提到的long underpants。
这就接近我国流行的秋裤了。
据说小约翰·卡尔文·柯立芝未当美国总统时,有一次在公寓只戴了一顶帽子,穿了一条long underwear,正临窗对镜剃须。此时一位美丽的姑娘正从楼下经过,看到这番情景不禁爆笑,柯立芝听到笑声也往楼下望去,两人目光初次相遇。不用说,她后来成为了美国第一夫人,而这则关于秋裤的故事自此也被传为佳话。
三、风度与温度
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与秋裤划清界限,清爽地从秋走到冬。也是,试想如果梦露在《七年之痒》中风情万种地掩住的是一条秋裤的话,这个世界将是怎样的崩坏。
如今纺织工艺进步得多,长内衣裤在款式和材料上也越来越“去秋裤化”。厂家拼命地把它设计得更时尚一些,这样即使秋裤的一角从西裤裤脚霸气地外露出来,也不会那么难看;然后纷纷打上“发热”“保暖”之类的标签,比如美津浓的Breath-thermo系列、优衣库的Heat-tech系列,都是不错的long underwear选择。
另一种流行多年的起绒保暖内衣裤(thermal underwear),其实在解放初乃至更早就有了雏形,那就是当年的“卫生衣”“卫生裤”,只是颜色比较艳俗,很有时代特征。最初的起绒工艺还是套在一个人形钢针辊上往下拽,衣服的里子就被钢针带出一条条绒毛,而辊式或针果式起绒机则是后来的事了。“卫生衣”这一称呼仍在今天的台湾和大陆部分地区流传。
如果是运动型的长内衣裤,则注重排汗多过注重保暖,比如杜邦(DuPont)公司的心逸、豪门等著名款式,混合了COOLMAX、Thermolite BASE等运动面料,可以说是代表了有机高分子材料技术的尖端。
当然,如果你是着装习惯比较传统的人,觉得束口挺好,只是棉料太垮,那么混合了粘性纤维的棉料就比较适合了。奥地利的兰精(Lenzing)集团一直不遗余力地开发莫代尔面料,那是用欧洲的山毛榉等木质打成木浆后提取出来的木质纤维,与市面上所谓的竹炭纤维原理类似。我人民解放军07式军服里面的制式长内衣裤就含有莫代尔纤维,长得和普通秋衣裤一样其貌不扬,但抗皱、耐穿、不走形的效果一流。一套穿在身,就是大隐隐于裤筒的高端选择了。